天下有贼 管好包包本报记者 汪嘉林/文 王志浩/摄
“天下无贼啊……”电影一散场,几个小伙子喊着口号似的从电影院里冲了出来,看上去特别亢奋。但与这部“冯氏影片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这几天家住杭州采荷小区的张女士心情却不太好。“昨天,我在公交车上一不留神,包里的1200多元现金和手机就不翼而飞了。上车的时候是感觉有个男的和我贴得特别近。”张女士一边说,一边拿出了被割破的皮包,“记者同志,你看看,现在的小偷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”。 像这样的盗窃案现在似乎很多,杭州闸弄口派出所的石警官说:“年关临近,往往这时是盗窃案的高发期,很多流窜犯就趁这个时机偷一把回家过年的。当然,市民的防范意识也有问题。在一些公共场合,只要随便观察一下,就能发现一些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挺薄弱的,有些心怀鬼胎的人就瞅准空当频频伸出‘第三只手’。” 12月19日,记者在杭城一些人员繁杂的地方转了一圈,发现市民的警惕性普遍不高。 正是星期天,杭州各个大型商场促销活动正热,活动也引来了不少影影绰绰的“贼手”。在一排促销柜台前,一位穿白色大衣的女士侧身挑选商品,她的一只手虽然拎着包,但包早已被挤在了人群之外。记者上前提醒,她说:“好的,我知道了。” 而在一家邮局,记者看到了更为夸张的一幕:一只黑色的双肩包被放在椅子上,其主人却不知所踪。记者临时担当起了保管员的角色,10多分钟后,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才过来拿包。“你的包怎么就这样放在椅子上呢?被人拿走了怎么办啊?”记者问他。“哦,我刚才在办理邮政业务,有个地址搞不清楚,在外面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,我想一般不会有人来拿我的包吧。”小伙子回答。 记者还发现,一些骑车人把包往车篮里一放就上路了,记者在体育场路上站了不久,便发现这样的人还真不少,这给了“飞车拎包族”可乘之机。而据石警官说,这样的案件并不少见,他建议骑车人最好把包背在身上,或者放在车篮里时将包带绕在车把手上。 在杭州城站火车站,辛苦了一年的民工朋友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准备返乡,然而,他们的安全意识就更加淡薄了——随处可见一堆堆的行李着地而放,但主人已不知去向,而火车站的广播中正在播放要旅客注意安全的提示。 年关将近,本报提醒大家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,出门尽量不要带贵重物品,在任何场合都要管好自己的财物,安全过好每一天。
|